|
《自由中國》(文藝欄)
自由中國文藝欄第5卷
期刊名 |
卷號 |
期號 |
專欄 |
篇名 |
類別 |
作者 |
編譯者 |
出版地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備註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1 |
|
五月的葵村 |
小說 |
歐陽賓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07.01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1 |
書刊評介 |
我看傻常順兒 |
文學評論 |
鍾梅音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07.01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2 |
|
堆草龍 |
小說 |
宛宛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07.16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2 |
書刊評介 |
一九八四年 |
文學評論 |
海光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07.16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3 |
|
覺醒 |
小說 |
苓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08.01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3 |
|
一位馳譽法國藝壇的中國畫家 |
雜論 |
(本刊駐法特約記者)蘇雪林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08.01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3 |
|
憶高劍父先生 |
散文 |
祝秀俠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08.01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4 |
|
百科全書的故事 |
散文 |
吳魯芹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08.16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5 |
獨幕劇 |
臨別的光(上) |
劇本 |
水姬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09.01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6 |
獨幕劇 |
臨別的光(下) |
劇本 |
水姬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09.16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7 |
|
血的洗禮 |
小說 |
歐陽賓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10.01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7 |
書刊評介 |
文明是怎樣創造的? |
文學評論 |
海光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10.01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8 |
|
蕭軍之死 |
雜論 |
陳紀瀅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10.16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8 |
|
自由的謳歌 |
新詩 |
惜夢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10.16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8 |
書刊評介 |
在東南亞的中國人 |
文學評論 |
孫宏偉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10.16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9 |
|
與潘重規先生論紅樓夢(上) |
文學評論 |
李辰冬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11.01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10 |
|
與潘重規先生論紅樓夢(下) |
文學評論 |
李辰冬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11.16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11 |
|
海外心影 |
散文 |
陶藍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12.01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11 |
書刊評介 |
自由人(美國出版) |
文學評論 |
海光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12.01 |
|
自由中國文藝欄 |
5 |
12 |
|
我的父親 |
散文 |
段永藍 |
|
台北市 |
自由中國社 |
1951.12.16 |
|
|
〈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