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鳳凰˙黃恩慈

在文字草原裡尋夢的牧羊女— — 張秀亞

張秀亞,一個陪伴許多文學青年成長的名字,在她秀麗的文筆下創造出具有夢幻色彩的《三色堇》、《北窗下》、《尋夢草》、《牧羊女》,不僅撫慰了許多讀者的心靈,也奠立下台灣女性散文的抒情典範,終其一生她在文學世界當一個尋夢的牧羊女。

※早慧的文學少女

崛起於五○年代台灣文壇的張秀亞,1919年9月16日出生於河北省滄縣。自幼受文學薰陶,四歲即開始認字。七歲時舉家遷天津後,入天津貞淑小學就讀。九歲時因大量閱讀各種文藝刊物,逐漸開啟小秀亞創作的興趣,始於各大報紙之兒童周刊發表文章。1932年以優異成績考入頗負盛名的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與作家羅蘭、王怡之為同窗好友。求學期間成績優異,曾獲得全省師範會考第三名。此時的張秀亞在師長的鼓勵及自我的期許之下,開始以「陳藍」、「張亞蘭」的筆名發表文藝創作,在女師前三年頻頻向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投稿時,受到名作家沈從文及主編蕭乾的鼓勵。十五歲更常發表詩作於校刊,成為同學口中的「小小詩人」。高中時代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說合集《大龍河畔》,贏得「北方最年輕作家」的稱號。1937年,寫成八千字散文〈尋夢草〉,發表於10月21日大公報散文特刊,與名作家何其芳散文同版刊出,當時她還是十八歲的中學生。而更巧合的是,在數年後的張秀亞憑著自己的努力及才學,被稱作傳承何其芳美文風格的女散文家。

高中畢業後以學年考試第一名,順利考入北平輔仁大學中文系。次年因興趣之故,轉入西洋語文學系,主編大學文學季刊《文苑》及週刊《輔仁生活》。於閒暇之時,翻譯文藝作品以資練習,促成往後翻譯外文作品的契機。1942年大學畢業,同年考入輔仁大學研究所史學組,先後任職大學的編譯員、講師。1943年抗戰軍興遷居重慶,並擔任重慶《益世報》文藝副刊《語林》主編,兼任該報社論委員。同年張女士與于通(犁伯)完成終身大事。抗戰勝利後,重返母校任教。

※教書,創作並行的來台生活

抗戰時期的1943年,她與于犁伯在重慶結婚,戰時生活艱苦,婚後仍繼續工作,生有一子一女。工作之餘相夫教子,她身兼數職並無怨言。1949年國共內戰時局不穩,丈夫在後方工作,遂要求她攜子女先行赴台。來台之後,夫婦兩地隔絕,加以種種外在因素,讓她過著有名無實的婚姻生活。她在台灣一人埋首創作,為擔負家計擔任教職二十五年,先後曾在台中靜宜英專、台北輔仁大學研究所教職,主講「文藝寫作」及「英美文學研究及翻譯」,也曾應邀任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講座。長時期兼任嚴父與慈母,獨立撫養子女長大成人,兒女均受完高等教育,也分別在美國成家立業。

然而生活的艱辛,並未減滅她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在大陸時期已出版四本小說,來台之後創作更加勤奮,再加上生活的磨練及婚姻的不完滿,更因此增添其作品的深度,其著作有詩集《水上琴聲》,散文集《三色堇》《牧羊女》《愛琳的日記》《北窗下》《湖上》,小說集《尋夢草》《七弦琴》,加上翻譯與合集選集等總計六十餘種,三十年間不但著作等身,也獲獎無數如:中國文藝協會首屆散文獎、婦聯會新詩首獎、中央婦女工作會首屆文藝金質獎章、中山文藝獎散文獎等。直到新世紀的2001年,仍獲台北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的「終身成就榮譽獎章」。

除了教學與創作之外,她也積極參與宗教活動,在譯述方面成果豐碩,翻譯出版教會著作多種,如《同心曲》、《聖誕海航》、《露德百年紀念》,《現任的教宗(教宗二十三世)心曲笛韻》、《恨與愛》、《友情與聖愛》等。其中《心曲笛韻》、《恨與愛》、《回憶錄》、《改選世界》、《聖女之歌》等書都再版多次。張女士為一虔誠天主教徒,其作品中從不諱言其自身的宗教信仰,並深以為天主教徒為榮。她早期的許多暢銷作品均由光啟出版社出版。

※女性抒情散文之典範

張秀亞的抒情作品從戰後五○年代起,便陪伴著當時無數青年讀者成長,散文集《北窗下》在數年之內印行二十幾版,可見它受歡迎的程度。剛踏入文壇的文藝青年,多將其作品奉為經典,日夜誦讀,因而深刻影響了許多後來寫作有成的文壇後進,如:喻麗清、呂大明等女性散文作家。喻麗清就曾以〈北窗下的牧羊女〉一文說明她與張秀亞之間的師承關係。

張秀亞文藝創作開始得很早,與同輩作家林海音一樣,都崇拜欣賞京派女作家凌淑華及英國意識流作家吳爾芙等,並從中吸取創作養份。高中剛畢業的張秀亞,就曾親自上北京拜訪他心目中的大作家凌淑華。就文學創作觀而言,她認為寫作取材可大可小,但要從小處著手、往大處著眼;微小的題材,經過創作者的慧心詮釋和妙筆描繪,一定能寫出人性的光輝和宇宙間的真理。她說過:「自生活的最細微處,反映出那顛撲不破的真理」。她早期寫作題材,多屬幻思夢想等個人悲喜,風格雋逸空靈,透發著濃重的傷感與幽怨,字裡行間帶一種煙水迷離的韻緻。而在經歷人生種種磨難的中年之後,寫作文風逐漸貼近現實,更注重真實生活所能帶來的啟發,擅長於微小的日常瑣事中見微知著,從一粒細砂,一片花瓣,一點星光,繹尋出對人生的深厚啟示。

她的散文婉約優美,更善於用象徵手法創造意境,形成一種朦朧而空靈的美感,詩人瘂弦認為這是接續何其芳散文的「美文筆法」,瘂弦說:「張秀亞作為承繼他的美文傳人,台灣文壇不作第二人想。」而張瑞芬從台灣女性散文史的角度觀察,認為其文章風格,正好是融合「文人傳統」、「中國想像」、「女性特質」三者合一的抒情美文,堪稱台灣女性散文「古典書寫傳統」之典範。

張秀亞作品橫跨新詩、散文、小說、翻譯四大領域,而以散文創作最受人注目。而她小說處理的,也多半是淒迷如夢的愛情故事,流貫其間的,也仍是作者一份詩意的憂鬱之情。比起小說,其散文主題的面向較廣:從五○年代「平凡、素樸而詩意化的」文字鋪陳,到六○年代展現生活中「最細微瑣碎卻顛撲不破的真理」;七○年代因厭倦都市生活而歸趨田園的平淡風格,至八○年代的「回顧歷來創作的足跡」。劉登漢編著的《現代台灣文學史》分析張秀亞的散文創作技巧,認為她以「虛實結合、意象動人」的手法,「抓住帶有本質特徵的細節加以重點刻畫,反覆宣染,以盡其意。」

張秀亞作品以《三色堇》、《北窗下》、《曼陀羅》、《牧羊女》最受讀者喜愛,不僅在兩岸及華文世界暢銷一時,其中一部份更編入台灣中學及大學國文教材中,數十年來對華文文壇有深遠影響,美國三所大學曾以「張秀亞」作為專題研究。雖然散文技巧日新月異,但張秀亞溫婉的散文風格,仍常存於讀者的心目中。張女士晚年移居於美國與兒女同住,於2001年6月29日,病逝於美國加州橙縣醫院,享年83歲。

【延伸閱讀】

  1. 《北窗下》,台中光啟出版社,1962年
  2. 《三色堇》,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
  3. 《甜蜜的星光──憶念張秀亞女士的文學與生活》(上下冊),于德蘭編,光啟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
  4. 夏祖麗:〈張秀亞在享受人生〉,《婦女雜誌》第27期,1970年12月,頁44-45。
  5. 瘂弦:〈把文學的種子播在臺灣的土地上〉,《文訊》月刊,2001年12月,頁91-92。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