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頁 / 第二頁 / 第三頁 / 第四頁 / 第五頁 / 第六頁 / 第七頁 / 第八頁 / 第九頁 / 第十頁


一、專書


夏祖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台北天下文化2000年。
舒乙,傅光明主編:《林海音研究論文集》,北京市:台海,2001年。
李瑞騰, 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 :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臺南 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 2002年

李瑞騰主編:《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 國立文資中心出版 中央大學中文系編印 2003年。


二、碩士論文


詹玉成:

《林海音小說人物論》鄭明娳指導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民93年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旨在簡述林海音的創作背景,以及本論文的研究動機、過程。以期能為本論文的敘寫角度與過程,下一個完整的方向與範疇。

第二章 人物的典型:

該篇章主要在釐清林海音在人物創作上的原型依據,以及為以下對林海音小說中的人物作分類探討的前置論述。

第三章 長篇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何為「主要人物」?其在小說中所扮演的角色又為何?此處是根據劉世劍於《小說概說》中的人物分類的其中一種方式而來。他的說法是「根據人物在小說中的地位和作用確定的類組,包括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小說概說》,P.70)若是就人物對於情節與作品的重要性而論,出場人物大致上可以分為「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兩個部份。主要人物不僅僅只是個包容著作者思想的角色,他也是影響小說與情節走向的主宰。而關於主要人物的部分,在這裡我想先就林海音的長篇小說作品作深入探討。

第四章 短篇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在林海音的小說作品當中,短篇小說中的人物塑造要來得比長篇小說優良、具角色張力,這多半是由於作品本身的主題較為一貫所致。關於短篇小說的探討,我將焦點置放在林海音較具代表性的四本短篇小說集子上,分別是:《金鯉魚的百襉裙》、《冬青樹》、《綠藻與鹹蛋》和《城南舊事》。

第五章 對比人物

我在以下這個章節主要是欲研討林海音小說當中,有關於劉世劍所謂的「陪襯人物」的部分。之所以特別將這種人物類型提出的原因,是因為林海音在小說中時常會使用對比方式去營造人物的形象,甚或是為了突顯某些主題,如彼岸的鄧寒梅所言「林海音在創作時,有著明顯的對比意識,其作品從題材組織、情節線索、人物形象等方面分析,存在著一個藝術的對比系統。」還有張默芸的一篇〈林海音論〉中也有提及,所以我在此立出一章為它做探討。

第六章 線索人物

線索人物的主要特性及功能是幫助小說中人物間命運的銜接或是情節的推展。林海音在其作品中使用線索人物的次數並不多,主要多集中在她的幾部中篇小說。在這裡提出研究的原因在於這線索人物出現次數為數不多的幾篇當中,其人物的創造手法產生了相當大的落差。所以在這邊將線索人物的部份特別提出來討論,希望能從這個面相對林海音的人物塑造做更深入的研討。

第七章 相關人物題材的比較

在林海音的作品當中,最常見的主題分別是:婚姻與家庭(包括正常家庭、婚姻生活以及年齡的差距過大與植基於舊式制度的婚配、嫁娶)、第三者(婚變的題材),我想從撰寫企圖以及表現手法的差異性來比較這些作品。

第八章 結論

綜論林海音的小說中的人物塑造,由於本論文採取篇幅以及人物類型分類法去分析林海音的作品,於是我以:「長篇作品中人物塑造手法的優劣」、「短篇作品中人物塑造手法的優劣」以及「結論」三點,對林海音作品中的人物創造作一結語

[論文目次]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第二節、研究過程
第三節、文獻探討

第二章、人物的典型

第一節、人物原型論述
第二節、主次人物的定義與歸類

第三章、長篇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第一節、《春風》
一、主要性格
二、人物優劣
第二節、《孟珠的旅程》
一、主要性格
二、情感面相
第三節、《曉雲》
一、夏曉雲的基本性格
二、影響性格構成的其他因素
三、敏姨的性格

第四章、短篇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第一節、《金鯉魚的百襉裙》
一、終生抑鬱的金鯉魚
二、〈殉〉中認命的朱淑芸
三、〈燭〉中的韓大奶奶
四、〈晚晴〉中的姚亞德
第二節、《冬青樹》
第三節、《綠藻與鹹蛋》
第四節、《城南舊事》

第五章、對比人物

第一節、英子母親與蘭姨娘
第二節、〈我們的爸〉中的宗新與公翰
第三節、《春風》的安立美、林秀雲與呂靜文的對比
第四節、《孟珠的旅程》裡的雪子及孟珠

第六章、線索人物

第一節、繡匠龔嫂子
第二節、歌廳經理小喇叭
第三節、房東韓老太太
第四節、《曉雲》中的線索人物

第七章、相關人物題材的比較

第一節、新舊時代的婚姻對話
第二節、年齡差距婚姻的動機
第三節、婚變發生的原因
第四節、在其他作品中的相似人物類型
一、俞文淵與許午田
二、呂靜文和曹宇平與何靜娟和梁思敬
三、劉仲華與姚亞德
四、玫瑰與雪子

第八章、結論

第一節、人物分類的歸納
第二節、長篇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手法優缺
第三節、短篇作品人物性格的不完整

第九章、參考文獻舉要


趙惠芬:

<林海音小說中的美學研究>,江惜美指導,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民93年

摘要

五十年代的台灣文壇上,林海音主編「聯合報副刊」,並創辦《純文學》刊物及純文學出版社,拔擢了許多人才,擔任散播學術文化種子的任務。她多年來致力於開拓、灌溉的文學園地;長久的寫作歷史,以及多年的編輯與出版經驗,使她在台灣文壇上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對於戰後臺灣文學的發展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在大陸或是台灣的學者在研究林海音文學作品時,往往偏重於主題意識的尋跡與她的創作技巧。前者建立了林海音在文壇上特有的地位,後者也從小說情節的組合模式、人物內心刻畫的敘事觀點,剖析文體形式與寫作技巧,奠定了林海音小說的藝術特色。

林海音小說文本的研究者,研究她的作品形式與內容的關係,包括散文、小說,或者從她與兒童文學角度來作為論述的主題。本論文以她的小說為研究範疇,試圖從美學觀點來研究林海音小說的形式與內容。研究林海音寫作技巧與小說美學的專書不多,而學者研究林海音小說的敘事觀點與主題意識,正是筆者研究林海音小說美學的基礎。筆者期許能在小說美學裡創造一片新綠,並能夠在未來更深入地研究林海音的小說藝術。

本論文採朱光潛創作美學範疇的四個原則(形相直覺、心理距離、移情作用、內模仿)為研究重點,並根據林海音小說中的資料,加以分析、綜合、歸納。計分七章:

第壹章:

探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研究的預期成果。

第貳章:

探討林海音作品中的形相直覺,藉以獲得純粹的美感經驗。

第參章:

探討林海音作品中的心理距離,藉以客觀地超越純粹的切身經驗。

第肆章:

探討林海音作品中的移情作用,藉以了解小說中移情作用與文藝美學的關係。

第伍章:

探討林海音作品中的內模仿,藉以呈現小說中人物可貴精神的審美世界。

第陸章:

探討林海音小說中的創作風格。第柒章:總結林海音小說美學的價值、小說美學的成就,以及在台灣文學史的定位。

文末並附列參考文獻。

關鍵詞:林海音、小說美學、小說、美學、女性意識、修辭技巧、人物、情節

 


第一頁 / 第二頁 / 第三頁 / 第四頁 / 第五頁 / 第六頁 / 第七頁 / 第八頁 / 第九頁 / 第十頁


〈 TOP 〉